周易预测学在术上的现状,以及八字预测行业的社会效应如何优质

28次浏览 | 2024-07-14 02:06:33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最佳经验

简要回答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预测者都是些走街串巷的江湖术士。这种江湖预测者在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其人数之多,可想而知。的确,在这么多的江湖预测者中,很多都是只懂点命理的皮毛,并不具备预测的专业水平。为了生计,他们有时不得不借用江湖仗俩蒙人。时间长了,便给世人留下一个“四柱预测蒙人”的印象,这也是人们把四柱预测视为迷信行业的原因之一。

其实,江湖预测者虽然数以万计,但具备真才实学的却是凤毛麟角。他,们并非命理学的代表人物,相反,他们的低劣水平和蒙人行为恰恰是对命理学的衣渎和拈污。有人认为,全靠众多江湖预测者的代代相传,命学才得以延续至今,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诚然,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的参与,使得命理学走进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普通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从客观上为命理学的代代相传,薪火相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江湖之流的坑蒙拐骗等欺诈行为,却给命理学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使命理学长久地蒙受不白之冤,也烙上了永远擦不净的污点。从根本上讲,正是这些江湖蒙骗之流和他们的低劣水平,最终成为了破坏和埋葬命理学的罪魁祸首。真正使命学得以承传的是那些辛勤的命理学家和他们的光辉著作当然,江湖上的预测者,也有专业水平特别高的,但为数太少,鲜为人知,不但远不能成为整个江湖术数预测队伍的主流,反而被大多数水平低劣者所遮盖,就像金子被泥沙埋住一样,这实在是命学的悲哀!

从古到今,由于诸多原因,命学未能得到持续的发展,深入研究者不多,命学高手更是罕见。所幸的是,历代都有极少数的命学专家在传承和研究命学,并先后留下了上百部著作传世。比如唐代李虚中的《李虚中命书》,宋代徐子平的《渊海子平》,宋代京图、明代刘伯温和清代任铁瞧先后所撰注的《滴天髓》,明代无名氏的《穷通宝鉴》,万育吾的《三命通会》,张楠的《神峰通考》,清代陈素庵的《命理约言》,袁树栅的《命理探源》和沈孝瞻的《子平真诠》,民国韦千里的《千里命稿》等等。其中有的命书被收入清代著名的《四库全书》之内。历代这些研究命理并著书立说的人,无一不是当时的名人才子,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并且很多都是朝廷官员。他们的命理预测水平十分高超,令人折服,所以深受人们的敬重。但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普通老百姓是难以见到这些命学大师的,要亲自见识他们的推命功夫就更是一种奢望了。这种命理学家虽然为数甚少,但他们却是命理学的真正代表人物。

任何一门科学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研究氛围和应用环境,它就难以发展和进步。从古到今,真正的命学大师本来就极少,他们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主要是为富贵之人预测和谋划。处于社会下层的人数最多的老百姓根本无法得到这些命学大师的预测和人生指点,所以,历史以来,真正的命学一直都是在为社会中上层的少数人服务,广大的平民百姓不但难以得益于命学,反而容易被江湖骗子所蒙骗。许多人之所以否定四柱预测,原因就在这里。

从上述事实不难看到,真正的命学从未得到普及,所以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命学的本来面目和真正价值,因此人们怀疑和否定命学的心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要使命学发扬光大,服务于人类,必须首先把命学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普及,去掉几千年来江湖骗子故弄玄虚而编织的神秘面纱,让人们看到命学的真面目。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广大命理学者的长期努力,不断学习实践发挥带头作用,攻克学术难关。同时还需要社会的支持和政策的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使命学走上正轨,健康发展,最终才能真正地为广大民众服务。

目前,命学的具体问题不少,需要人才和时间去解决。但这不是少数人就能办到的,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办到的。发展命学,任重道远。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瑰宝,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去研究和弘扬。

欢迎来打【白氏周易研究】,有问题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学习。

本文地址:http://www.dramaease.com/bzsm/43135.html

发布于 2024-07-14 02:06:33
收藏
分享
海报
28
上一篇:和珅、纪晓岚、刘墉,三人到底什么关系,看他们经历就知道了 下一篇:食神制杀格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